三峡工程蓄水对洞庭湖水情的影响格局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60
作者
赖锡军
姜加虎
黄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蓄水; 水情; 淹水历时; 水动力学模型; 洞庭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三峡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汛末蓄水将使坝下河湖水情发生变化,长江中下游秋季来水减少成为常态.为客观分析三峡蓄水对洞庭湖水情的影响分量、空间格局及其作用机制,选取三峡工程典型的蓄水过程,运用长江中游江湖耦合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因上游来水变化引起的洞庭湖水情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三峡汛末蓄水对洞庭湖水位影响具有明显的"北高南低,东强西弱"的格局,即东洞庭湖最为显著、南洞庭湖东部和西洞庭湖北部次之,南洞庭湖西部和西洞庭湖南部最小.2)洲滩湿地受蓄水影响最明显的主要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湖泊洪道两侧的条带状洲滩.3)三峡蓄水对洞庭湖水位的影响机制有二:长江干流水位快速消落加速湖泊水体下泄以及削减长江三口分流补给湖泊的水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三峡水库调节典型时段对洞庭湖湿地水情特征的影响 [J].
赖锡军 ;
姜加虎 ;
黄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2) :167-172
[2]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区的水文效应 [J].
李景保 ;
常疆 ;
吕殿青 ;
朱翔 ;
卢承志 ;
周跃云 ;
邓楚雄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42-1352
[3]   2006年长江特枯径流特征及其原因初探 [J].
徐俊杰 ;
何青 ;
刘红 ;
陈吉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5) :716-722
[4]   三峡工程建库后对洞庭湖水位、泥沙和水质的影响分析 [J].
洪林 ;
董磊华 ;
李文哲 .
中国水利, 2007, (06) :13-14
[5]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力梯度及其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J].
李倩 ;
曾光明 ;
黄国和 ;
张硕辅 ;
焦胜 ;
曾涛 ;
王玲玲 ;
熊樱 ;
何静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1) :12-15
[6]   利用三峡枢纽下泄“清水”改善洞庭湖和荆江的防洪局面 [J].
林秉南 ;
周建军 .
中国三峡建设, 2003, (12) :4-6+52
[7]   三峡工程建设背景下的洞庭湖区治水方略探讨 [J].
贺清云 ;
朱翔 .
地理研究, 2003, (02) :160-168
[8]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 [J].
邹邵林 ;
刘晓清 ;
刘新平 ;
郭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2) :254-259
[9]   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洲滩面积的影响 [J].
王祥三 ;
李大美 .
湖泊科学, 1998, (04) :87-90
[10]   水动力学法预测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洲滩的影响 [J].
李大美 ;
王祥三 ;
戴裕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7, (03)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