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的隐形壁垒:方言、制度与技术扩散

被引:119
作者
林建浩 [1 ]
赵子乐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国转型与开放经济研究所
[2]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方言; 文化差异; 制度; 技术扩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H17 [方言];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501 ; 050103 ;
摘要
技术差异是地区间贫富差距的核心表征,理解技术扩散的深层障碍是有效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前提。本文利用方言数据测度文化差异,基于中国代表性城市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上海和广州作为技术前沿,各个城市与技术前沿的相对方言距离对技术差距有显著影响,表明文化差异阻碍了技术从前沿地区向其他地区扩散,并且制度是这一过程的重要中介变量,即文化差异通过阻碍制度传播进而阻碍了技术扩散。进一步考察技术扩散壁垒的异质性,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更高的外来移民人口比例、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能削弱文化差异的阻碍效应;清末开埠通商、西方传教以及近代工业发展等早期对外开放和采用新技术的历史经验,同样有助于削弱文化差异这一技术扩散的隐形壁垒。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9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乡音”能否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J].
戴亦一 ;
肖金利 ;
潘越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147-160+186
[2]   省级行政区划造成的文化分割会影响区域经济吗? [J].
高翔 ;
龙小宁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2) :647-674
[3]   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倒U型模式 [J].
刘毓芸 ;
徐现祥 ;
肖泽凯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134-146+162
[4]   交易成本节约与民族语言多样化需求的矛盾及其化解 [J].
黄少安 .
天津社会科学, 2015, (01) :132-135
[5]   制度软环境与经济发展——基于30个大城市营商环境的经验研究 [J].
董志强 ;
魏下海 ;
汤灿晴 .
管理世界, 2012, (04) :9-20
[6]   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方颖 ;
赵扬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138-148
[8]   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 [J].
姜涛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6-24
[9]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J].
Jeffrey Sachs ;
胡永泰 ;
杨小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61-988
[10]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J].
Jeffrey Sachs ;
胡永泰 ;
杨小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6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