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

被引:39
作者
邓子基
机构
[1]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关键词
财政支农; “三农”问题; 公共产品; 财政补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财政投资主要是公共产品领域,由于我国农业的特殊性,农业本身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我国财政应当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承担起保护和扶持责任。财政支农补贴同其他支农措施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鉴于目前“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应当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为此,建议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着眼,尽快构建起完善的财政支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缺陷分析 [J].
苏科五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77-80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研究 [J].
杨晓达 .
财政研究, 2003, (09) :30-33
[3]   “三农”问题:现状、原因及政府相关政策选择 [J].
吴晓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7) :16-19
[4]   新世纪的“三农”问题 [J].
陈锡文 .
求是, 2003, (13) :49-51
[5]   政府农业投入机制效率分析 [J].
王奎泉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 (02) :39-42
[6]   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选择 [J].
李国祥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72) :2-12+19
[7]   中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与财政投入政策选择 [J].
侯石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 (04) :35-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