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解读“中国之谜”

被引:1
作者
孙雪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之谜; 货币供给量; 通货膨胀; 超额货币;
D O I
10.14097/j.cnki.5392/2018.03.050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中国之谜",谜在何处?即货币供给的增加并未导致价格水平的增长,相反,却有通货紧缩的迹象。这似乎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描述的二者正比例变动的结论背道而驰。这个奇怪的现象,即为著名学者麦金农所提出的"中国之谜"。这一问题的提出,引来诸多学者的兴趣,并对其存在性以及产生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是围绕"中国之谜"展开的文献综述,试图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系统地解读"中国之谜"的根源所在。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简单概括,为下文的综述铺垫。第二部分,提出"中国之谜",对前人所研究的M与P的非常规关系的存在性进行综述。第三部分,通过数据绘制折线图,更为直观的反映M与P的相反走势。第四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阐述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并以AD-AS模型为基础,分析M与P的常规关系。第五部分,解释"中国之谜"存在的成因。并将其归类为三种路径,从而更好的厘清已有文献的各种观点。第六部分,简要评价,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货币之谜: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 解祥优,李婧.南大商学评论. 2016(01)
[2]   费雪方程式在中国的实践与争论——基于中国之谜的视角 [J].
刘夏蕊 .
中国商贸, 2013, (36) :103-104
[3]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J].
吴卫红 ;
谢家智 .
区域金融研究, 2012, (03) :18-24
[5]   对我国“超额货币”成因的历史和现实考量 [J].
牛秀起 .
金融与经济, 2008, (01) :39-42
[6]   超额货币与居民预防性储蓄:基于制度变迁的一种解释 [J].
王书华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 (05) :19-22
[7]   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 [J].
李健 .
金融研究, 2007, (01) :41-52
[8]   试论消费者物价指数在衡量通货膨胀时的缺陷 [J].
王丹华 .
技术与市场, 2007, (01) :51-52
[9]   对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成因的经济分析 [J].
张少华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6, (04) :9-12
[10]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J].
赵留彦 ;
王一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7-2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