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中医药防治

被引:5
作者
孔林
机构
[1]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
中医药防治; AS; 血清; 白细胞介素; IL-6;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中的常见类型,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目前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AS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到斑块破裂,以致血栓形成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少炎症因子参与。白细胞介素(IL)-6是一种具有多功能循环细胞因子,它可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炎症、宿主防御和组织损伤,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J].
唐丹丽 ;
曹洪欣 ;
张华敏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07) :29-30
[2]   黄精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IL-6及CRP的影响 [J].
张萍 ;
刘丹 ;
李友元 .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07) :1100-1101
[3]   芦黄颗粒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J].
刘春玲 ;
唐蜀华 ;
孙云霞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5, (06) :366-368
[4]   三七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炎症免疫因子的影响 [J].
刘雅 ;
李晓辉 .
中草药, 2005, (05) :728-730
[5]   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和-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附视频 [J].
李艳 ;
杨超 ;
张平安 ;
蒋学俊 ;
黄从新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04) :369-372
[6]   葡萄籽原花青素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炎症因子水平的研究 [J].
马亚兵 ;
高海青 ;
伊永亮 ;
冯孟林 ;
靖百谦 ;
于洋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2) :131-133
[7]   通脉降脂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及vWF的影响 [J].
沈晓君 ;
孙婉萍 ;
李伟 ;
高爱社 ;
李立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4, (08) :1448-1449
[8]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J].
于俊生 ;
陈兆昌 .
山东中医杂志, 2002, (08) :451-454
[9]   复方莶草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实验研究 [J].
郭来 ;
丁书文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1, (02) :105-106
[10]   脑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研究 [J].
宋为群 ;
费樱 ;
赵明祥 ;
严德凤 ;
付原 .
贵州医药, 2000, (10) :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