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

被引:19
作者
彭世奖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关键词
农业; 循环式; 持续发展; 物质循环系统; 休闲耕作制; 耕作制度; 农业发展史; 废物; 工业废料; 土地耕作; 循环利用; 循环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产业; 殷商时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9 [农学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712 ;
摘要
该文以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 ,将中国农业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掠夺式农业 ,循环式农业 ,投入式农业 ,通过分析在每一阶段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该文进而指出以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为特点的传统农业 ,不仅自身具有鲜明的可持续性 ,而且使物质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 ,使环境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未来农业应在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髓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优势 ,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 ,即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 ,而且也是地球赖以净化和美化的环保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营养元素循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J].
刘更另 .
土壤学报, 1992, (03) :251-256
[3]   我国传统农业中对生物间相生相克因素的利用 [J].
彭世奖 .
农业考古, 1992, (01) :139-146
[4]   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之一——生物防治 [J].
彭世奖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1) :92-96
[5]   殷代农作施肥说 [J].
胡厚宣 .
历史研究, 1955, (01) :97-106+11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7]  
再造中国.[M].邓英淘等著;.文汇出版社.1999,
[8]  
工业废物的农用资源化:理论、技术和实践.[M].廖宗文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9]  
农史研究.[M].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
[10]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梁永勉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