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1985-2015年)

被引:57
作者
戴秀丽
钱佩琪
叶凉
宋挺
机构
[1] 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太湖; 水体; 氮; 磷; 趋势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分析了太湖水体氮、磷浓度1985-2015年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来,全太湖水体氮、磷指标总体呈先恶化、后好转的波动变化趋势.总氮(TN)浓度年均值在1.793.63 mg/L之间,30年平均值为2.62±0.03 mg/L,总磷(TP)浓度年均值在0.040.15 mg/L之间,30年平均值为0.086±0.001 mg/L,1996年全太湖TN(3.84 mg/L)和TP(0.15 mg/L)浓度年均值均达历史峰值.氮、磷逐月浓度变化情况显示,TN浓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规律,最高值集中出现在3、4月,概率分别为67%和33%,最低值则分布在8、9、10、11月,概率分别为18%、41%、29%和12%,而TP浓度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太湖各湖区水体氮、磷浓度变化空间异质性明显,西部水域和北部水域变化幅度大于东部水域、南部水域和湖心区.太湖水体氮、磷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显然和流域经济发展及各项环保管理措施的实施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重大水情变化的影响.此外,在相对封闭的局部湖湾水体可以通过水利调度等综合治理措施短时期内改善氮、磷指标,但大太湖水质的改善任重而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935 / 9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太湖西北部典型疏浚/对照湖区内源性营养盐释放潜力对比 [J].
陈超 ;
钟继承 ;
邵世光 ;
刘成 ;
范成新 .
湖泊科学, 2014, 26 (06) :829-836
[2]   氮、磷浓度对太湖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群体生长的影响 [J].
许慧萍 ;
杨桂军 ;
周健 ;
秦伯强 ;
张光生 ;
邹华 ;
胡细全 .
湖泊科学, 2014, 26 (02) :213-220
[3]   基于质量平衡的太湖氮、磷自净能力计算 [J].
翟淑华 ;
韩涛 ;
陈方 .
湖泊科学, 2014, 26 (02) :185-190
[4]   太湖水体氮素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J].
吴雅丽 ;
许海 ;
杨桂军 ;
朱广伟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14, 26 (01) :19-28
[5]   太湖水体溶解态磷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陶玉炎 ;
耿金菊 ;
王红军 ;
张宇峰 ;
钱新 ;
范瑾煜 .
中国环境监测, 2013, 29 (05) :84-90
[6]   太湖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J].
陈军 ;
权文婷 ;
孙记红 .
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 (03) :79-83
[7]   南太湖入湖口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响应因子分析 [J].
杨晓红 ;
陈江 ;
周李 ;
常艳春 ;
吴建 ;
许盈斐 .
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 (02) :92-96
[8]   太湖水质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水华的关系 [J].
朱广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5) :439-445
[9]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主要特征初析 [J].
张宁红 ;
黎刚 ;
郁建桥 ;
丁铭 ;
徐亮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1) :71-74
[10]   太湖水体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 [J].
邓建才 ;
陈桥 ;
翟水晶 ;
杨旭昌 ;
韩红娟 ;
胡维平 .
环境科学, 2008, (12) :3382-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