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来长江黄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变化

被引:126
作者
王根绪
丁永建
王建
刘时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关键词
长江; 黄河; 土地覆被; 空间分布; 演变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长江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利用1986年与2000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方面,分析了江河源区近15年来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演变格局,结果表明:高寒草地退化显著,较高覆盖度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面积减少了15.82% 和5.15%,高寒沼泽草甸分布面积锐减了24.36%;湖泊水域萎缩了7.5%,以长江源区内流湖泊为主;土地荒漠化发展十分强烈,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展了17.11%,其中黄河源区沙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展率达到1.83%。高寒草原草地的覆盖度下降与荒漠化、高寒草甸草地的覆盖度下降与草原化以及沼泽草甸草地的疏干旱化是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空间演变的主要趋向,并由此改变了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causal analysi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J].
Wang, G ;
Qian, J ;
Cheng, G ;
Lai, Y .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1, 40 (07) :884-890
[2]   SOME GENERAL-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ND REGIONAL ECOLOGY [J].
FORMAN, RTT .
LANDSCAPE ECOLOGY, 1995, 10 (03) :133-142
[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M].《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编辑委员会[编];陈孝全;苟新京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中国冰川与环境.[M].施雅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史培军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6]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刘纪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  
土地资源学概论.[M].陈百明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8]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J].
董锁成 ;
周长进 ;
王海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13-720
[9]   近20年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J].
杨胜天 ;
刘昌明 ;
孙睿 .
地理学报, 2002, (06) :679-684
[10]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2, (05) :5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