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被引:46
作者
张希彪 [1 ,2 ]
王瑞娟 [1 ]
上官周平 [2 ]
机构
[1]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黄土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油松];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黄土高原区子午岭不同林龄(18a、29a、40a、54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及天然林(约75a)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油松种子雨一般从每年9月初开始,一直到11月底结束,种子雨降落历程与林龄大小有关,种子雨发生时间和降落高峰期有所不同。不同林龄的油松种子雨强度不同,种子雨总量大小顺序为:40a人工林((489.9±8.64)粒.m-2)>29a人工林((346.8±7.45)粒·m-2)>54a人工林((327.1±8.13)粒.m-2)>天然林((146.9±5.25)粒·m-2)>18a人工林((78.1±2.72)粒.m-2)。种子雨总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约40a时达到高峰,种子雨活力也以40a时最高。不同林龄油松林土壤种子库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8a人工林种子库最小,40a人工林种子库最大。从种子雨降落到次年4月,5种林分土壤种子库总量下降了42.34%53.59%,空粒种子增加了26.72%48.69%;从4月到8月份种子腐烂率由10.28%13.62%增加到57.25%63.28%。动物的搬运、取食和种子腐烂死亡是种子库损耗的主要因素。土壤种子库中的油松种子主要集中在枯枝落叶层,其次为02cm层,210cm层种子最少。到8月中旬,土壤中98.26%的油松种子都已丧失活性。不同林分下油松幼苗的密度差异较大,40a人工林下幼苗最多,其余依次为29a人工林、54a人工林和天然林,18a人工林下的实生苗极少,幼苗死亡率极高。在一定龄级范围内,人工林结实能力和更新潜力随林龄增加而增加,40a时更新潜力最大。虽然有大量种子下落,但由于种子大量损耗和幼苗死亡,通过环境筛作用而最终可以成熟的个体数量十分有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877 / 18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土丘陵子午岭油松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J].
张希彪 ;
郭小强 ;
上官周平 ;
刘富顺 .
植物研究, 2006, (02) :2169-2175
[2]   川西米亚罗亚高山云杉林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研究 [J].
尹华军 ;
刘庆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108-115
[3]   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J].
杨跃军 ;
孙向阳 ;
王保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304-308
[4]   东灵山地区辽东栎种子库统计 [J].
孙书存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215-221
[5]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种子雨、种子库研究 [J].
彭军 ;
李旭光 ;
付永川 ;
刘玉成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23-25
[6]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种子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种子库的持续性 [J].
徐化成,班勇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1) :28-34
[7]   土壤种子库的结构与动态 [J].
班勇 .
生态学杂志, 1995, (06) :42-47
[8]   兴安落叶松种子在土壤中生活力变化的研究 [J].
郭中凌 ;
于汝元 ;
徐化成 ;
梁淑娟 ;
张宝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 (S4) :26-29
[9]  
Nutrient distributions and bio-cycle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natural and artificial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forests in hilly loess regions[J] . Xibiao Zhang,Shuxia Zheng,Zhouping Shangguan.Acta Ecologica Sinica . 2006 (2)
[10]  
Effects of seed availability, site conditions, and herbivory on pioneer recruitment after logging in Sabah, Malaysia[J] . Bruce E Howlett,Diane W Davidson.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