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麦冬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程志红
吴弢
李林洲
刘楠
余伯阳
徐珞珊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研究室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麦冬; 脂溶性化合物; 高异黄酮; 蒽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2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麦冬 (Ophiopogonjaponicus)块根的脂溶性成分 ,为全面反映麦冬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和SephadexLH 2 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 ,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麦冬块根的醋酸乙酯部位分得 16个脂溶性成分 ,其中包括 7个高异黄酮类成分即甲基麦冬黄烷酮A(Ⅰ ) ,甲基麦冬黄烷酮B(Ⅱ ) ,甲基麦冬黄酮A(Ⅲ ) ,甲基麦冬黄酮B(Ⅳ ) ,2′ 羟基甲基麦冬黄酮A(Ⅴ ) ,6 醛基异麦冬黄烷酮A(Ⅵ ) ,5 ,7 dihydroxy 8 methoxy 6 methyl 3 (2′ hydroxy 4′ methoxybenzyl)chroman 4 one(Ⅶ ) ;2个蒽醌类成分即大黄酚 (Ⅷ )和大黄素 (Ⅸ ) ;3个酚酸类成分即香草酸 (Ⅹ ) ,对羟基苯甲醛 (Ⅺ )和对羟基反式丙烯酸 (Ⅶ ) ;2个萜类成分即龙脑葡萄糖苷 (Ⅷ )和齐墩果酸 (XIV) ;2个有机酸类成分即壬二酸 (XV)和正二十三烷酸 (XVI)。结论 化合物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Ⅷ~Ⅻ ,XIV~XVI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蒽醌类 ,三萜类以及酚酸类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国产贯叶连翘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殷志琦 ;
叶文才 ;
赵守训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4) :15-17
[2]   无梗五加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J].
郭丽娜 ;
江黎明 ;
吴立军 ;
郭卫新 ;
朱友兰 ;
张晓艳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3) :180-182
[3]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I) [J].
韩广轩 ;
王立新 ;
杨志 ;
张卫东 ;
李廷钊 ;
姜涛 ;
刘文庸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04) :443-445
[4]   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和分析 [J].
陈国和 ;
刘玉鑫 ;
张新申 ;
蒋小萍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02) :133-136
[5]   流苏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J].
毕志明 ;
王峥涛 ;
张勉 ;
徐德然 ;
徐珞珊 ;
徐国钧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06) :21-22
[6]   枳椇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J].
沙美 ;
丁林生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06) :18-20
[7]   毛线柱苣苔中蒽醌的化学成分研究 [J].
陈聪颖 ;
陆阳 ;
陈泽乃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6) :488-491
[8]   鸡血藤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严启新 ;
李萍 ;
王迪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05) :18-20
[9]   石虎化学成分研究 [J].
盖玲 ;
饶高雄 ;
宋纯清 ;
胡之璧 .
药学学报, 2001, (10) :743-745
[10]   中药金樱子的化学成分 [J].
王进义 ;
张国林 ;
程东亮 ;
吴凤锷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01)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