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耦合方法研究

被引:22
作者
吴殿廷
陈启英
楼武林
姜晔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产业布局; 线性规划模型; 投入产出比; 耦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区域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究竟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赚钱、赚更多的钱;产业布局问题的实质是某一产业究竟布局在什么地方才能使这个产业赚钱、赚更多的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如果同时考虑一国或一相对独立的大区内的多个产业的布局、多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则二者融为一体,构成耦合关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运筹学和投入产出方法等建立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简单耦合模型。传统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布局的研究易忽视偏远落后地区,一般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则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只有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时空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 [J].
吴殿廷 ;
梁进社 ;
田杰 ;
武聪颖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563-568
[2]   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J].
赵庆祯 ;
王长钰 ;
仇永平 .
经济数学, 1999, (03) :1-10
[3]   辽宁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分析 [J].
李向平 ;
王仕刚 .
社会科学辑刊, 1999, (05) :54-60
[4]   农作物布局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 [J].
吴殿廷 ;
王传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554-558
[5]   行业空间配置的线性对偶模式 [J].
梁进社 .
地理学报, 1994, (02) :128-138
[6]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 [J].
胡树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2, (02) :72-75
[7]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马太效应” [J].
朱明春 .
未来与发展, 1990, (05) :38-41
[8]   论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抉择——兼论地区增长极的选择 [J].
杨开忠 .
开发研究, 1987, (06) :15-19
[9]   生产力布局的若干经济数学模型 [J].
陈锡康 .
地理学报, 1981, (01) :1-12
[10]  
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邓成梁 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