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被引:22
作者
宋林
郭玉晶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学习曲线; 通径分析; 技术溢出;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6.04.008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技术学习曲线理论的基础上,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两个视角,研究了1990-2014年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有效促进技术进步;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影响效应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均需通过其他间接因素作用于技术进步。(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均为负,这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技术学习曲线中的"临界点";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短期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进步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吸收能力门槛研究 [J].
何兴强 ;
欧燕 ;
史卫 ;
刘阳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52-76
[2]   中国与OECD主要国家工业行业技术差距的动态测度 [J].
陆剑 ;
柳剑平 ;
程时雄 .
世界经济, 2014, 37 (09) :25-52
[3]   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J].
吉亚辉 ;
祝凤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49-63
[4]   FDI技术溢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王滨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2) :93-103+117
[5]   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基于面板因果关系的研究 [J].
李杏 ;
MWLuke Chan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02) :70-77
[6]   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 [J].
王英 ;
刘思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153-161
[7]   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后发国家的技术成长之路 [J].
郭熙保 ;
文礼朋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8-35+142
[8]   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 [J].
赵伟 ;
古广东 ;
何元庆 .
管理世界, 2006, (07) :53-60
[9]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J].
陈柳 ;
刘志彪 .
南开经济研究, 2006, (03) :90-101
[10]   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王红领 ;
李稻葵 ;
冯俊新 .
经济研究, 2006, (02) :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