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被引:11
作者
:
洪银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洪银兴
机构
: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2007年
/ 05期
关键词
:
以人为本;
发展观;
意义;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
020201 ;
摘要
: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富裕人民。富裕人民不仅涉及加快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并不否认收入差距,但要求这种收入差距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解决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公平权利的实现,特别要关注贫困家庭的基本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达到现代化水准。发展观转到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消费力概念。经济增长由投资需求拉动转向消费需求拉动反映了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
1
→
共 1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