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散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立论依据

被引:2
作者
田同良
解姗姗
朱应征
机构
[1]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中风; 瘀热阻窍; 凉血散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中风根据有无神志改变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仅有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无神志改变称为中经络,合并有神志改变者称为中脏腑。中脏腑又根据其虚实分为闭证与脱证。历代医家治疗中风闭证多应用镇肝息风、化痰清热开窍、温经活络诸法,虽能取得疗效,但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急性出血性中风偏侧肢体障碍、痰火上攻为标,其本在于瘀热上行阻于脑部。笔者从瘀热立论,应用凉血散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以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疗效上有所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659 / 6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J].
顾宁 ;
王长松 ;
周仲瑛 .
新中医, 2007, (01) :40-41
[2]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运用及常见问题探讨 [J].
严容 ;
张钟爱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4) :11-13
[3]   凉血散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机理探讨 [J].
唐桂华 ;
况时祥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 (01) :71-72
[4]   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证治的研究 [J].
周仲瑛 .
中医药学刊, 2002, (06) :709-711+723
[5]  
神经病学.[M].宋景贵; 吴家幂; 马存根;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6]  
急危重症实验检查.[M].邵泽伟; 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7]  
现代急重症临床进展.[M].张玉英等; 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8]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血液学体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M].丛玉隆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