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

被引:8
作者
王军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斯特恩报告; 折现率; 机制设计理论;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8.12.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温度的上升和风暴活动的增加等,是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趋势。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需要从气候问题全球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上出发,从各国间签署的国际环境协议上入手,并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和设置灵活有效的经济机制来落实。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把握不同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国际行动中的责任和作用,既是解决气候问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国际原则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目前陷入泥沼的多边气候谈判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制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依据。为此,中国应根据国情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并结合气候变化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特点,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寻求稳定的国际环境协议 [J].
王军 .
世界经济, 2005, (12) :52-63
[2]   社会折现率与代际公平性分析 [J].
赵景柱 .
环境科学, 1995, (05) :87-88
[3]   The triple inefficiency of uncoordinate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J].
Hoel, M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107 (01) :157-173
[4]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sale [J].
Barrett, S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 45 (10) :1835-1850
[5]  
“Pay China to Cu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Posner,E,Sunstein,C. Financial Time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