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察针刺家兔双侧风池穴对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白晔
庄明华
黄集前
张尔强
姜树学
常立功
杨国瑞
宋今丹
李吉
机构
[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邮政编码汕头
[2]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 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重点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4]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
[5] 中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6]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7]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8] 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重点
关键词
针刺; 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 微循环; 大脑皮质;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穴位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开放颅窗的动物模型上活体观察了针刺家兔双侧风池穴 ,对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测量不同口径血管的轴流、缘流的荧光辉度 ,并描绘出荧光辉度曲线。测量同一血管在生理状态下针刺双侧风池穴引起的血液缘流厚度变化、血管口径变化 ,用SAS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 ,并用四分位法描图以间接观察血管运动。结果 :电针刺激能引起动脉的舒缩运动 ,但缘流厚度却无明显的变化或有所增加 ,又一次证明了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的真实性 ;电针刺激可引起血管口径为 31.36± 4.89μm的动脉明显的血管舒缩运动 ,对血管口径为 17.31± 2 .5 3μm和血管口径为71.0 0± 5 .30 μm的动脉则未引起血管口径的明显血管舒缩运动 ,在电针刺激各期中 ,以A5后遗效应期最明显 ,说明针刺除在针刺当时有效果 ,而在针刺结束后的后遗效应则可能发挥更大作用。结论 :针刺能通过引起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其抗休克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0 +0-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脑血管内皮形态与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 [J].
庄明华 ;
黄集前 ;
姜树学 ;
常立功 ;
杨国瑞 ;
宋今丹 ;
李吉 .
微循环学杂志, 1996, (01) :10-12+57+5
[2]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大脑皮质血管构筑及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研究 [J].
庄明华,常立功,李进 ;
黄集前,宋今丹 .
解剖科学进展, 1995, (01) :48-48
[3]   针刺颞穴对家兔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J].
周杰芳 ;
李焕英 ;
冼志红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3, (01) :14-15
[4]  
微循环[M]. 科学出版社 , 田牛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