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联系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娜 [1 ]
陈兴鹏 [1 ,2 ]
张子龙 [1 ,2 ]
高鸿欣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联系网络; 贸易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性; 凝聚子群; 核心边缘结构; 中国经济新常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选择中国西部的9省区和18个相关国家,基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尺度(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空间关联网络,采用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4个时间断面的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图,并对关联网络的拓扑学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区尺度的贸易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国家尺度的贸易网络密度则保持稳定增加;四川、重庆处于省区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陕西、宁夏、青海则处于边缘地位,新疆、甘肃逐渐向边缘移动,云南、广西则逐渐向中心移动;欧洲国家大都处于国家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而中亚五国处于边缘地位,中国的地位跃升趋势最为明显;省区尺度贸易网络内存在5个凝聚子群,国家尺度贸易网络内存在9个凝聚子群;省区尺度网络的贸易联系基本平衡,而国家尺度网络的贸易联系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应加强区域合作,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网络组团结构,充分发挥网络核心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带"区域共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 [J].
齐建国 .
西部论坛, 2015, 25 (01) :51-59
[2]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作用、问题与对策 [J].
周英虎 .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4, 27 (03) :54-56+79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4]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改革, 2014, (03) :64-73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 [J].
卫玲 ;
戴江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2 (01) :31-39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 [J].
杨恕 ;
王术森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3-30
[7]   “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附视频 [J].
王争鸣 .
铁道工程学报, 2014, (01) :24-31
[8]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系统建设发展思路 [J].
汪鸣 ;
王彦庆 .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3, (12) :20-23
[9]   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J].
高志刚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4) :12-18
[1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J].
何茂春 ;
张冀兵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 (23)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