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

被引:63
作者
曾湘泉 [1 ,2 ,3 ]
陈力闻 [4 ,2 ]
杨玉梅 [5 ,3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3] 德国劳动研究所(IZA)
[4]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摩尔商学院
[5]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 城镇化;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121.3 [产业结构];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1 ; 0201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对我国各省及经济区域在不同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分布条件下,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效率的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单位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效率上存在东南高、西北低的阶梯状地理差异性;大多数省份和经济区域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具有发展潜力,应根据这些省份和经济区域当前城镇化模式与产业结构分布的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采用不同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此外,区域之间资本、市场、技术和劳动力之间相互流动、相互配合,会改变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模式相互作用的路径,从而提升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偏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 [J].
唐斌 ;
黄娟 ;
黄小勇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6) :86-89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J].
刘丽萍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06) :58-60
[4]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量 [J].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 ;
李晓超 ;
严于龙 .
调研世界, 2007, (03) :5-9
[5]   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 [J].
王新华 ;
戴维周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57-61
[6]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J].
蒲艳萍 ;
吴永球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9) :20-30
[7]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J].
邓智团 ;
但涛波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8) :30-36
[8]   城市及其体系起源和演进的经济学描述 [J].
周天勇 .
财经问题研究, 2003, (07) :3-13
[9]   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3, (06) :64-71+95
[10]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J].
蔡晳 ;
王德文 .
经济研究, 1999, (10)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