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及其贡献——对服务型治理的再理解

被引:55
作者
王思斌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关系; 服务型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
D O I
10.16775/j.cnki.10-1285/d.2015.01.00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研究社会治理需要明确治理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和他们之间形成的治理关系。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是服务型治理,即通过有效地提供社会服务而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具有价值观念优势、参与身份优势、深入民众生活、专业工作方法和目标取向优势。服务型治理反映了新的治理机制:同时考虑解困和秩序双重目标、促进服务对象的参与和发展、实施政策和倡导政策改进、中介性与促进多方合作关系。同时,服务型治理通过改变政府独揽权力和治理责任,变自上而下的管理为多方合作,缓解经济困境、心理疏导和社会关怀相结合,以及发展服务对象的参与治理能力而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做出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赋权与增能:推进城市社区参与的重要路径——以成都市社区建设为例 [J].
谭祖雪 ;
张江龙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6) :57-61
[2]   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 [J].
张康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28 (02) :2-13
[4]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J].
李立国 .
求是, 2013, (24) :14-18
[5]   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J].
王思斌 .
河北学刊, 2013, 33 (06) :108-113
[6]   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 [J].
张康之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3) :35-42
[7]   可治理性与拉美国家的可治理性问题 [J].
袁东振 .
拉丁美洲研究, 2007, (05) :3-9+79
[8]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与政策选择 [J].
肖文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0) :105-109
[9]   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J].
张康之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5) :20-23
[10]  
社会发展[M]. 格致出版社 , (美) 米奇利 (Midgley,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