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95~2013年

被引:16
作者
崔友平 [1 ]
金玉国 [2 ]
王晓 [3 ]
机构
[1] 中央编译局
[2] 山东财经大学
[3]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就业; Malmqulist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首先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测算了19952013年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其次,通过实证分析讨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对我国区域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均显著为负,但是技术效率对于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就业具有负效应,而产出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就业人口的增加。因此,文章建议,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出的效率,从供需两个角度为就业量的增加创造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研发投入门槛、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创新能力——基于门槛效应的检验 [J].
罗军 ;
陈建国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8) :135-146
[2]   经济开放与技术进步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实证分析 [J].
罗军 .
财经科学, 2014, (04) :61-71
[3]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J].
赵利 ;
王振兴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5) :113-117
[4]   贸易、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中国工业的经验研究 [J].
盛斌 ;
牛蕊 .
世界经济, 2009, (06) :3-15
[5]   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余源源 .
软科学, 2008, (06) :11-15+21
[6]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叶仁荪 ;
王光栋 ;
王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137-147
[7]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劳动需求弹性影响的经验研究 [J].
周申 .
世界经济, 2006, (02) :31-40+95
[8]   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 [J].
齐建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2) :24-29
[9]  
The employment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 demand and labor costs in 16 German industries[J] . K. F. Zimmermann.Empirical Economics . 1991 (2)
[10]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ROMER, P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05) :100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