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省(区)及城市GDP增长和城市化差异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震
杨永春
乔林凰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育部西部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省区; 城市; 经济; 人口; 模糊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西部省(区)及城市的GDP和城市人口两个方面入手,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西部省(区)城市发展状况研究过程中,选取GDP增量贡献度、人均GDP增量贡献度和城市化水平、城市首位比、城市首位度等指标,分别表征经济和人口两方面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①西部省(区)经济增长状况较差,且多数增长稳定性较差。②西部各省(区)城市化相似度较低,在截集水平大于0.678 3的情况下,西部12省区各为一类。③在对城市化与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中,内蒙古和新疆的b值均高于b值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城市化对人均GDP增长的反应较灵敏;而广西和西藏的b值均低于b值平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反应较迟钝。④西部多数省(区)城市人口较为集中,多数省(区)的城市首位比和首位度均较大。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研究过程中,选取市级建制较早的城市作为样本城市,且主要从GDP和城市非农业人口两方面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西部城市GDP和人均GDP贡献度波动均较大,如样本城市1990-2003年的GDP贡献度的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001 657,而对其平均值求取各城市的平均值为0.20%,两者接近。②在对城市化和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时,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b值较大,而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较小,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城市化过程与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对人均GDP增长的反应较为灵敏。③在对城市化水平增量进行分析时,西南城市中属于一类至六类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4、5、12、1和0,西北城市中属于一类至六类的城市个数分别为0、32、、7、3和3,西南城市城市化水平增长总体上快于西北城市,且其总体上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黄宇慧 .
财经问题研究, 2006, (03) :87-91
[2]   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省区间比较——基于“五普”口径的修正 [J].
赵群毅 ;
周一星 ;
王茂军 .
经济地理, 2005, (05) :632-637
[3]   从城市经济总量比较看西部城市的差距——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J].
张琦 ;
魏媛媛 ;
刘科星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4) :45-50
[4]   外来投资与西部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J].
杨永春 ;
吴文鑫 .
地理研究, 2005, (03) :443-452
[5]   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 [J].
刘勇 .
地理学报, 2005, (03) :361-370
[6]   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析 [J].
刘盛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6) :530-535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J].
顾朝林 .
人文地理, 2004, (02) :1-5
[8]   首府集中度和西部城市化模式探索 [J].
荀怡 ;
吴殿廷 ;
叶大年 .
人文地理, 2003, (06) :52-57+4
[9]   东西部城市化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J].
王雷 .
经济问题探索, 2003, (07) :11-15
[10]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探讨 [J].
陈宗兴 ;
刘科伟 .
规划师, 2000, (03)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