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电压稳定的并行仿真算法

被引:5
作者
杨金刚 [1 ]
房大中 [1 ]
李传栋 [2 ]
机构
[1] 电力系统仿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2] 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准稳态; 并行计算; 树形结构; 中期电压稳定;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文章结合电压稳定分析的特点,将并行计算方法应用到描述中期电压稳定的准稳态(quasisteadystate,QSS)仿真分析中。首先将电力网络划分成以树形分层结构相联的子网,处于同一层上的子网相互独立,可并行计算。进行QSS仿真分析时,通过前向简化(底层子网到顶层主网)和后向回代(顶层主网到底层子网)实现对牛顿法线性增量方程的求解。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微分方程联立求解的效率,为大规模电力系统并行仿真计算的实现提供了新方法。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测试系统和我国山西电网系统上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在线静态电压稳定预警与预防控制系统 [J].
刘文博 ;
张伯明 ;
吴文传 ;
孙宏斌 ;
郭庆来 .
电网技术, 2008, (17) :6-11
[2]   大规模电网并行潮流算法 [J].
李传栋 ;
房大中 ;
杨金刚 ;
袁世强 ;
鄂志君 .
电网技术, 2008, (07) :34-39
[3]   改进的静态电压稳定性特征结构分析方法 [J].
张国华 ;
杨京燕 ;
张建华 .
电网技术, 2007, (16) :77-82
[4]   最优协调电压紧急控制新模型研究 [J].
张芳 ;
房大中 ;
陈家荣 ;
李传栋 ;
杨晓东 ;
宋文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10) :35-41
[5]   中长期电压稳定准稳态时域轨迹追踪方法 [J].
安宁 ;
周双喜 ;
朱凌志 .
电网技术, 2006, (20) :40-45
[6]   我国互联电网电压稳定评价标准框架探讨 [J].
马世英 ;
印永华 ;
李柏青 ;
唐晓俊 ;
刘丽平 .
电网技术, 2006, (17) :7-13
[7]   基于模块双向迭代的电力系统仿真新算法研究 [J].
房大中 ;
杨晓东 .
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 2005, (09) :87-101
[8]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综述 [J].
潘文霞 ;
陈允平 ;
沈祖诒 .
电网技术, 2001, (09) :51-54
[9]   中期电压稳定的快速仿真算法研究 [J].
徐泰山 ;
鲍颜红 ;
薛禹胜 ;
陈怡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4) :9-11
[10]   中期电压稳定的建模和快速仿真 [J].
顾群 ;
徐泰山 ;
陈怡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2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