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区域金融规模与经济增长——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4
作者
周祥军 [1 ]
辛晏 [2 ]
机构
[1] 大连大学国际学院
[2] 大连大学现代服务业国际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金融规模;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辽宁省实行创新驱动战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背景下,创新的空间关系效应和金融规模成为辽宁经济振兴的重要因素。将区域创新能力、金融规模和区域经济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从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间两个层面揭示其内在机理,并利用空间机理方法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辽宁区域创新和金融产业规模对本区域经济具有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金融相关性却产生了负向作用。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辽宁省以国家自贸区和辽中经济群建设为契机完善辽宁省城市群为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改变金融机构融资主要流向国企,造成其他企业创新活动缺乏资金支持的现状。同时,降低区际要素流动的交易成本,增强区际创新的空间溢出,以创新驱动促进辽宁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官产学创新合作网络发展演变 [J].
韩增林 ;
袁莹莹 ;
彭飞 .
经济地理, 2018, 38 (01) :103-111
[2]   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耦合协调发展——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研究 [J].
蔡强 ;
田丽娜 .
经济问题, 2017, (09) :20-26
[3]   创新要素的流动为何如此重要?——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王钺 ;
刘秉镰 .
中国软科学, 2017, (08) :91-101
[4]   东北三省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J].
韩增林 ;
孙嘉泽 ;
刘天宝 ;
彭飞 ;
钟敬秋 .
地理科学, 2017, 37 (02) :161-171
[5]   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演化及其经济带动作用分析 [J].
宋周莺 ;
车姝韵 ;
王姣娥 .
地理科学, 2016, 36 (09) :1388-1396
[6]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 [J].
白俊红 ;
蒋伏心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74-187
[7]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成因与创新转型对策 [J].
李政 .
经济纵横, 2015, (07) :14-17
[8]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 [J].
高丽娜 ;
蒋伏心 ;
熊季霞 .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33 (03) :25-32
[9]   解析空间相关的来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J].
才国伟 ;
钱金保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869-894
[10]   研发和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绩效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21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J].
安源 ;
钟韵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1)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