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犯处罚界限论

被引:35
作者
郑延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预备犯; 分层限定; 重罪约定;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4.028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预备犯的处罚界限事关刑罚权的自律程度,并直接影响刑法辅助性法益保护功能的发挥。以可罚的行为概念的引入消解预备犯实行性缺乏与犯罪构成理论之间的牴牾,是客观主义立法语境下研究可罚性预备行为的理论前提。对形式预备犯处罚界限的认定,一是要实现预备行为与正常社会行为的分离;二是在预备行为的范围内,以现行《刑法》第13条"但书"为底限,确定影响预备行为可罚性的要素,在依据犯罪类型进行一般可罚性判断的基础上,以重罪标准进行具体的可罚性补正与纠偏。应当肯定具有预备性质的、对实施重罪达成一致的严肃约定行为的处罚必要性,并严格区分其与犯意表示及一般犯罪约定之间的界限。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4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张明楷;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刑法各论.[M].周光权;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刑法总论精释.[M].陈兴良;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4]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著;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日)小野清一郎著;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7]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  
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M].肖中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  
刑法适用总论.[M].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
[10]  
台、港、澳刑法与大陆刑法比较研究.[M].谢望原主编;宣炳昭等撰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