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的演进发展与风险评价

被引:8
作者
何国华 [1 ]
叶敏文 [1 ]
李涛 [2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
[3]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个人金融部
关键词
中国影子银行; 产品结构演进; VaR-EGARCH-M模型; 风险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9 [其他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8年至今,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不断深化,重要机构之间联系广泛,风险衍生不可忽视。本文以影子银行产品结构演进视角分析风险衍生,基于此对风险进行测度,以夯实监管依据。通过对2008—2013年数据采用Va R-EGARCH-M和VAR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影子银行呈现风险不对称性,虽整体风险可控,但暴露的风险和内在风险不一致,在于信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存在隐性担保。此外,影子银行发展特征使其存在重要机构内生性风险、实体经济风险和宏观调控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SRISK系统性风险测算方法、结果及评述 [J].
王广龙 ;
熊利平 ;
王连猛 .
投资研究, 2014, 33 (04) :63-73
[2]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 [J].
陆晓明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1) :55-63
[3]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J].
刘林川 .
现代管理科学, 2013, (10) :66-68
[4]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构建 [J].
林琳 ;
曹勇 .
上海金融, 2013, (09) :64-68+117
[6]   金融系统性风险衡量研究最新进展述评 [J].
刘吕科 ;
张定胜 ;
邹恒甫 .
金融研究, 2012, (11) :31-43
[7]   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 [J].
毛泽盛 ;
万亚兰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1) :65-73
[8]   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剑 ;
张晓龙 .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08) :66-72
[9]   银信合作、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 [J].
段胜辉 .
上海金融, 2012, (03) :51-56+117
[10]   我国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及市场风险评价——基于SVAR-GARCH-M模型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J].
邓旭升 ;
肖继五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2) :113-118+12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