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果园几种作物间种模式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研究

被引:3
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李玲
苏以荣
肖润林
蒙冠禧
韦政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扶贫办公室,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扶贫办公室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环江,环江
关键词
荒坡地; 新建果园; 间种; 生物结构; 生态效益;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112
中图分类号
S344.2 [间作];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从荒坡地新建果园 10多种农作物间种模式中筛选出 5种优化模式 ,分析和评价了各种种植模式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果表明 ,随着重复种植的增加 ,5种间种模式土壤有机质年增加 5 %~ 2 0 % ,全氮年增加 7%~ 40 % ,全磷年增加 8%~ 70 % ,全钾年增加 15 %~ 80 % ;水土保持最好的是花生 秋大豆、春大豆 秋大豆 ,其次为西红柿 白菜、辣椒 西红柿和旱稻 红萝卜 ,土壤平均侵蚀量和地表径流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 44 .19%、38.2 4%、39.5 2 %、37.5 6 %、37.30 %和 2 2 .40 %、9.2 8%、2 4.11%、2 1.6 0 %、15 .93 % ;在 5种模式中 ,生物量最高的是辣椒 -西红柿 ,年均达到 10 0 2 76kg·hm-2 ,其次是花生 秋大豆 ,年均达到 770 2 6kg·hm-2 ;而生产力最高的是花生 秋大豆 ,达到 15 6 19kg·hm-2 ,其次是西红柿 白菜 ,为15 394kg·hm-2 ;投能效率最高的是辣椒 西红柿 ,年均达到 3 .0 6 ,其次为西红柿 白菜、花生 秋大豆、春大豆 秋大豆、旱稻 红萝卜 ,分别为 2 .16、2 .15、2 .0 6和 0 .71.同时 ,有机、无机能输入效应表明 ,以生物能为主源输入进行转化利用太阳光能和水土资源 ,维护了果园生态系统的能量盈余 ,生态效益较高 .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种、种的多样性及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 [J].
赵平 ;
彭少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2-136
[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赵景柱 ;
王效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481-484
[3]   荒坡地新建果园几种间种模式及资源利用──以广西环江肯福异地扶贫示范区为例 [J].
曾馥平 ;
王克林 ;
李玲 ;
苏以荣 ;
蒙冠禧 ;
韦政社 ;
张志扬 ;
谢宁生 .
山地学报, 1999, (03) :74-78
[4]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分析 [J].
孟庆岩 ;
王兆骞 ;
姜曙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45-47
[5]   生态工程原理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J].
秦世学 .
生态学杂志, 1985, (01) :31-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