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赵小社
毕玉芬
孙涛
许岳飞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草; 混播组合; 土壤物理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在金沙江流域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拔2000 m的半山区进行,在坡耕地建立了不同组合模式的退耕还草试验,通过持续两年的试验,实地观测和分析了不同混播牧草组合草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混播组合的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其它混播组合。人工混播草地与撂荒坡地相比较,土壤含水量增加4.07%13.13%,毛管孔隙度增加3.84%28.35%,土壤容重减小0.3~0.46 g/cm3,土壤渗透速率提高0.83~2.64 mm/cm,土壤完全崩解时间延长219~583 h。容重和总孔隙度间的相关性最强,R2=0.5795;毛管最大持水量与毛管孔隙度间相关系数为R2=0.8909,土壤饱和持水量与总孔隙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2=0.6075。退耕草地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6 / 730+735 +7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几种草被植物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J].
龙忠富 ;
唐成斌 ;
钱晓刚 ;
莫本田 ;
孟军江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4) :136-138
[2]   山丘区灌木保持水土及综合开发效益的研究 [J].
林萍 ;
刘世忠 ;
苏现平 ;
孟吉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3) :12-13+25
[3]   退耕还林(草)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J].
郑红光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1) :57-59
[4]   关于当前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几点思考 [J].
熊善松 ;
岳太青 .
林业经济, 2000, (05) :14-17
[5]   黄土高原脱贫致富之道——三论黄土高原的国土整治 [J].
朱显谟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3)
[6]   强化黄土高原土壤渗透性及抗冲性的研究 [J].
朱显谟 ;
田积莹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3, (03) :1-10
[7]  
草业[M]. 宁夏人民出版社 , 李毓堂 著, 1994
[8]  
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宝书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