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与监管

被引:4
作者
李蕊 [1 ,2 ]
机构
[1] 中国银联博士后工作站
[2]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期限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影子银行作为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投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与正规金融体系关联度高,且较少或没有受到监管,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比较了关于影子银行的多种概念界定,梳理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机构形态和工具种类,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正规银行体系、金融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降低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协调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M].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 [J].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
金融发展评论, 2012, (08) :61-76
[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 [J].
李蔚 ;
苏振天 .
学术界, 2012, (04) :59-65+284
[4]   我国的影子银行及其监管对策 [J].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
覃道爱 .
海南金融, 2012, (03) :58-62
[5]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