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12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结构; 二元劳动力; 二元劳动力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周天勇: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来临[J]. 江苏农村经济. 2010(11)
[2]   关于中国“刘易斯拐点”的三个疑问 [J].
袁志刚 .
当代经济, 2010, (19) :6-8
[3]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J].
郭熙保 ;
黄灿 .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18 (02) :64-68+218
[4]   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 [J].
侯东民 ;
王德文 ;
白南生 ;
钱文荣 ;
谢长青 ;
周祝平 .
人口研究, 2009, 33 (02) :32-47
[5]   “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 [J].
吴要武 .
开放导报 , 2007, (03) :50-56
[6]   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J].
王德文 ;
蔡昉 ;
高文书 .
开放导报, 2005, (04) :6-12+1
[7]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J] . Yasusada Murat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2 (1)
[8]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 . John R. Harris,Michael P. Todar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