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估计与瞄准问题

被引:73
作者
汪三贵 [1 ]
Albert Park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牛津大学
关键词
农村贫困; 农村低保; 贫困测量; 贫困瞄准;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0.02.019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农村低保的全面实施,中国的农村扶贫从开发式扶贫为主转变为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并重,扶贫资源也大幅度增加。然而,这一政策转变似乎没有带来明显的减贫效果。我们的研究发现,由于数据基础和估计方法不同,国家统计局估计的贫困人口和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国家统计局估计的是经济上的贫困人口,而这些贫困人口绝大部分有劳动能力。民政部门确定的农村低保人口主要是一些特殊的人群(残疾人、慢性病人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些人口中的相当部分的收入水平并不低于贫困线。中国需要建立统一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改善农村扶贫对象的选择和瞄准机制,以提高扶贫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patial Price Differences in China: 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J] . Loren Brandt,Carsten A. Holz.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6 (1)
[2]  
企业家精神:残疾人经济授权的一种替代概念 .2 钱鹏江.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人减贫的区域研讨会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