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混合尘源解析新方法

被引:4
作者
郑雪峰
邹长武
印红玲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源解析; 混合尘源;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06.050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来解决大气颗粒物源解析CMB模型(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在解析混合尘源中遇到的共线性问题。即通过聚类分析对排放源进行共线性强弱分类,根据分析结果对其中共线性较强的一类(扬尘类源)提取主因子,并和其他独立尘源共同带入CMB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将主因子贡献量返回,得到各个源贡献值。通过和其他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解析结果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515 / 35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源解析方法及其应用 [J].
胡成 ;
王彤 ;
苏丹 ;
唐大元 ;
刘兰岚 ;
张利红 .
水资源保护, 2010, 26 (01) :57-62+69
[2]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J].
林乐义 ;
印凡成 .
统计与决策, 2008, (08) :153-155
[3]   混合解析/数值方法及其在湍流数值模拟上的应用 [J].
杜涛 ;
吴子牛 ;
杨勇 .
航空学报, 2006, (02) :198-203
[4]   BP网络应用于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 [J].
李祚泳 ;
丁恒康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2) :74-76+83
[5]   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的方法改进 [J].
郝明途 ;
侯万国 ;
屈小辉 ;
刘春博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138-141
[6]   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与应用 [J].
冯银厂 ;
白志鹏 ;
朱坦 .
环境科学, 2002, (S1) :106-108
[7]   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源研究 [J].
王静 ;
朱利中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3) :303-308
[8]   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的遗传算法解析模型 [J].
李祚泳 ;
王珏 ;
邓新民 .
重庆环境科学, 2000, (05) :58-60
[9]  
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李云生主编, 2005
[10]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薛薇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