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利用的分区优势及其演化机制

被引:13
作者
朱会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土地利用优势; 优势指数; 演化机制;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了揭示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空间联系,借鉴经济学中的区域优势理论,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优势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进而利用该方法以及国土资源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1996-2003年间土地利用的分区优势以及分区优势的演变。研究发现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建设用地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建设用地优势指数快速上升,上升幅度在0.17以上,使得这些省区建设用地的优势越发明显,而农地优势有所下降;河北、福建、海南、吉林等原本就具有农地利用优势的区域,农地优势上升较大,而广西、云南、宁夏、甘肃、新疆、内蒙等省区农地优势则略有上升。同时河南、安徽、湖南、黑龙江、四川林草地优势明显上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土地利用的分区优势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高端极化机制、梯度外推机制和生态阻拦机制。这三大机制在全国尺度上不仅主导中国土地利用分区优势的演化过程,同时也主导中国近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18 / 13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耕地资源区域变化态势分析 [J].
邵晓梅 ;
谢俊奇 .
资源科学, 2007, (01) :36-42
[2]   中国棉花生产优势省域分析 [J].
刘琰琰 ;
潘学标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0) :360-364
[3]   近50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刘殿伟 ;
宋开山 ;
王丹丹 ;
张树清 .
地理科学, 2006, (03) :277-283
[4]   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J].
张峰 ;
王桥 ;
王文杰 ;
申文明 ;
罗海江 ;
刘晓曼 .
资源科学, 2006, (03) :52-58
[5]   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 [J].
何书金 ;
王秀红 ;
邓祥征 ;
罗明 ;
王军 .
地理研究, 2006, (01) :79-86+185
[6]   中国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异及区域优势分析 [J].
姜会飞 ;
潘学标 ;
吴文良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5) :43-46
[8]   新疆地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 [J].
吴世新 ;
周可法 ;
刘朝霞 ;
张琳 ;
乔木 ;
岳健 ;
张雪艳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52-58
[9]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郑国强 ;
江南 ;
史同广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8-22
[10]   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J].
韦素琼 ;
陈健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