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法律学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7
作者
董笃笃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财产; 物权; 主观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已有虚拟财产法律学说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虚拟财产"是否具有财产性。对此,虚拟财产法律学说呈现出学说上的多歧样态。这些学说并未清晰地阐述"虚拟财产"之社会实然、有效规则及联结两者的证成理由,反而借助抽象的法律术语,将与"虚拟财产"相关的利益倾向,隐藏于研究路径的抽象论争、社会实然的选择性描述、既存规则或判例的引申性解释之中。在描述实然规则的意义上,"虚拟财产"相关的现存规则不具有财产性;"‘虚拟财产’是否具有财产性"这一问题的误导性作用大于其引导性作用。在寻求应然规则的意义上,虚拟财产法律学说可以财产理念为基础进行论证,但应结合具体的社会实然进行更为深入的精细化、类型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虚拟世界的真钱交易分析 [J].
李乐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 (02) :30-33
[3]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探讨 [J].
钱颖萍 ;
彭霞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5) :109-112
[4]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以宪法为中心 [J].
吴晓华 ;
张海燕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98-102
[5]   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 [J].
金可可 .
法学研究, 2005, (01) :20-31
[6]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 [J].
杨立新 ;
王中合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06) :5-15
[7]   论虚拟物品财产权 [J].
刘德良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 (06) :29-33
[8]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变动规则.[D].邓张伟.厦门大学.2006, 01
[9]  
虚拟财产权研究.[M].林旭霞; 著.法律出版社.2010,
[10]  
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马俊驹; 著.法律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