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改良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福建省建瓯市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为例

被引:3
作者
朱连奇
许立民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开封
[3] 河南开封
关键词
草地改良; 土壤有机碳; 植被覆盖度;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温度;
D O I
10.15991/j.cnki.411100.2004.02.013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在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源/汇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福建省建瓯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中影响土壤碳循环的主要因子,如草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等,在草地改良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测研究.探讨了草地改良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机理和规律,指出进行草地改良、增加植被覆盖度是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减少土壤碳排放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草地改良对陆地生态系统养分的影响——以福建省建瓯市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为例 [J].
朱连奇 ;
许叔明 ;
陈沛云 .
地理学报, 2003, (05) :703-711
[2]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J].
周涛 ;
史培军 ;
王绍强 .
地理学报, 2003, (05) :727-734
[3]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机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初探 [J].
刘纪远 ;
于贵瑞 ;
王绍强 ;
岳天祥 ;
高志强 .
地理研究, 2003, (04) :397-405
[4]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J].
朱连奇 ;
许叔明 ;
陈沛云 .
地理研究, 2003, (04) :432-438
[5]   福建省土壤分类参比与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J].
陈健飞 .
地球信息科学, 2002, (01) :66-70
[6]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 [J].
李忠 ;
孙波 ;
赵其国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6) :385-389
[7]   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研究 [J].
李家永 ;
袁小华 .
资源科学, 2001, (05) :73-76
[8]   青藏高原东部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 [J].
刘允芬 ;
欧阳华 ;
曹广民 ;
罗辑 ;
张宪洲 ;
赵新全 ;
杨清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52-160
[9]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J].
摆万奇 ;
柏书琴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04) :13-16
[10]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J].
陈庆强 ;
沈承德 ;
易惟熙 ;
彭少麟 ;
李志安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6) :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