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嘉兴PM2.5质量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凯
柴发合
张新民
段宁
马晓溪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创新基地
关键词
PM2.5; 浓度特征; 气象因素; 污染; 嘉兴;
D O I
10.13198/j.res.2008.03.3.zhangk.002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膜采样、颗粒在线称重方法和维萨拉气象仪对2004和2006年秋季嘉兴大气中ρ(PM2.5)及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和2006年秋季ρ(PM2.5)分别为(84.7±62.4)和(89.0±61.5)μg/m3;ρ(PM2.5)占ρ(PM10)比例为42%69%;ρ(PM2.5)日均值变化大(16.7~345.7μg/m3),晴天ρ(PM2.5)约为阴雨天的2倍.ρ(PM2.5)日变化分析表明,晴天呈双峰双谷现象,晚高峰(16:00—20:00)ρ(PM2.5)大于早高峰(06:00—10:00),阴雨天日变化不明显.PM2.5与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但在不同相对湿度下PM2.5与能见度呈显著的负指数关系.东北风和西北风是观测期内当地的主导风向,ρ(PM2.5)高值出现在西南风方向,重污染天气过程形成原因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杭州市区空气中PM2.5细微粒监测及污染状况分析 [J].
黄金星 ;
张林 ;
陈欢林 ;
何曦 ;
祁国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9) :49-51+118
[2]   苏南农村地区大气PM2.5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J].
周震峰 ;
刘康 ;
孙英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3) :24-28
[3]   广州市街道环境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J].
李龙凤 ;
王新明 ;
赵利容 ;
何秋生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地球与环境, 2005, (02) :57-60
[4]   南京市区与郊区大气PM2.5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 [J].
樊曙先 ;
樊建凌 ;
郑有飞 ;
王正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146-150
[5]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质量浓度特征研究 [J].
王京丽 ;
谢庄 ;
张远航 ;
邵敏 ;
曾立民 ;
程丛兰 ;
徐晓峰 ;
赵习方 ;
孟燕军 .
气象学报, 2004, (01) :104-111
[6]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PMl0、PM2.5污染水平 [J].
胡衡生 ;
朱易 ;
张新英 ;
黄励 ;
罗洪亮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4
[7]  
上海市微小颗粒物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 陈明华,李德,陈长虹.上海环境科学. 2003(12)
[8]  
上海市微小颗粒物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 陈明华,李德,陈长虹.上海环境科学. 2003 (12)
[9]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77-184
[10]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J].
黄鹂鸣 ;
王格慧 ;
王荟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