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及科学传播的转向——以受众特征的变迁为视角

被引:33
作者
王大鹏 [1 ]
李颖 [2 ]
机构
[1] 中国科普研究所媒体科技传播研究室
[2] 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科普;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 受众;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5.09.01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G315 [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1201 ; 1204 ;
摘要
受众在科学传播实践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同时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众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诉求,因而本文梳理了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受众的特征,同时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本文旨在通过不同阶段受众特征的探讨提出受众变迁的进路,同时为实践提供相应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科普的新发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J].
任福君 ;
翟杰全 .
科普研究, 2011, 6 (05) :8-17
[2]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 [J].
刘华杰 .
科普研究, 2009, 4 (02) :10-18
[3]   科学传播发展中受众的主体性转向 [J].
黄时进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11-113+117
[4]   英文“科普”称谓探识 [J].
石顺科 .
科普研究, 2007, (02) :63-66+80
[5]  
科技传播的受众研究[D]. 张木兰.河海大学 2007
[6]  
科学传播导论[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黄时进, 2010
[7]  
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social settings[J] . Dietram A. Scheufel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2013 (Su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