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间接适用论”质疑

被引:16
作者
谢维雁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适用; 合宪性解释; 宪法间接适用论; 宪法间接效力论;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2.007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对于宪法的适用,目前我国有学者主张放弃"宪法直接适用论"而择"宪法间接适用论"。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法律适用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法律事件相联系,以抽象的法律规范为标准对具体法律事件进行评价并做出具有法律意义的决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只能是直接适用而不可能是间接适用。作为法律之一种,宪法适用也只能是直接适用而不可能是间接适用。就合宪性解释而言,它是以宪法为标准来确定法律条文的含义,此时宪法调整的对象是法律而不是法院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因此,合宪性解释本身就是宪法的直接适用而不是间接适用。而所谓的"宪法间接效力论"和"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论"也无法为"宪法间接适用论"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齐案“批复”的废止与“宪法司法化”和法院援引宪法问题 [J].
陈弘毅 .
法学, 2009, (03) :11-14
[2]   宪法适用如何走出“司法化”的歧路 [J].
童之伟 .
政治与法律, 2009, (01) :10-15
[3]   宪政转型与中国司法审查制度 [J].
包万超 .
中外法学, 2008, 20 (06) :805-827
[4]   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 [J].
童之伟 .
中国法学, 2008, (06) :22-48
[5]   当下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 [J].
上官丕亮 .
现代法学, 2008, (02) :3-16
[6]   中国30年来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 [J].
童之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12-22
[7]   代议机关至上,还是司法化? [J].
翟小波 .
中外法学, 2006, (04) :426-447
[8]   宪法基本权利的民法效力 [J].
徐振东 .
法商研究, 2002, (06) :119-125
[10]   法律适用概念再商榷 [J].
汪金胜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1)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