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城镇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1
作者
宋小冬
廖雄赳
机构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GIS; 城镇发展; 空间作用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发展小城镇可以集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影响。在小城镇密集地区,选择发展重点是基本对策。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是分析、评价城镇发展潜力、发展重点的良好工具。本文介绍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一般原理,讨论了在缺乏地理信息系统(GIS)条件下,该类模型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作者采用了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上海市松江区的城镇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当地的城镇发展政策进行了评价。本研究认为,该模型也可以用于其他地区城镇发展政策的分析和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96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等经济地理学.[M].杨吾扬;梁进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M].陈秉钊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3]   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陈秉钊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4) :19-22+78
[4]   城镇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兼论势力圈的空间结构特征 [J].
王德 ;
赵锦华 .
城市规划, 2000, (12) :37-41
[5]   再论居民出行可达性的计算机辅助评价 [J].
宋小冬 ;
钮心毅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3) :18-22+75
[6]   GIS AND MODELS OF ACCESSIBILITY POTENTIAL - AN APPLICATION IN PLANNING [J].
GEERTMAN, SCM ;
VANECK, JR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1995, 9 (01) :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