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基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考察

被引:9
作者
范鹏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有计划的社会生产; 计划经济; 双重维度; 当代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思想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内核的批判性继承;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的逻辑性推论。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论述了未来社会要用有计划的社会生产代替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生产的思想内涵,包括其实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优越性。20世纪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中诞生的,其计划经济实践虽然源自马克思恩格斯,但却与他们的原初理论设想之间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马克思恩格斯"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思想的理论解读和现实考辩为我们思考如何对待其理论学说、如何看待传统计划经济以及如何处理计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马克思学说历史性理解的历史主义原则 [J].
胡海波 ;
郭凤志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12) :98-110
[2]   新中国实施十一个五年计划和规划的历史经验 [J].
武力 .
党的文献, 2009, (04) :27-33+63
[3]   历史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正义问题的科学路径 [J].
刘振江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5) :145-147
[4]   对计划经济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再反思 [J].
欧阳北松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1) :59-68
[5]  
目标治理.[M].鄢一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78-7-300-17312-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12,
[8]  
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M].杨伟民; 李守信;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和理论起源.[M].任晓伟; 著.人民出版社.2009,
[10]  
论国家计划与规划.[M].王文寅;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