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处理现状及技术展望

被引:12
作者
孟昭辉 [1 ,2 ]
吴凡松 [2 ]
郭婉茜 [1 ]
于水利 [1 ]
MaxD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有机固体废弃物; 餐厨垃圾; 剩余污泥; 生物产氢; 厌氧发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餐厨垃圾、剩余污泥等城市有机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大,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填埋、堆肥、饲料化、焚烧、厌氧发酵等几种备选技术的利弊和发展趋势,认为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技术,产氢量可达2.11 molH2/mol己糖.最后,简要阐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的同源性污染研究 [J].
徐长勇 ;
宋薇 ;
赵树青 ;
刘晶昊 ;
蒲志红 .
环境卫生工程, 2011, 19 (01) :9-10+15
[2]   谈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 [J].
李志 ;
陆贻通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6) :256-257+263
[3]   国内主要城市厨余垃圾处理进展 [J].
胡贵平 ;
杨万 ;
张广裕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6, (06) :267-268+272
[4]   城市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研究进展 [J].
台明青 ;
贾东方 ;
张丽莉 ;
李磊 ;
吴甲贵 ;
李柯一 ;
王宁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6, (12) :21-24
[5]   利用食物垃圾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的发展前景 [J].
付婉霞 ;
孙丽娟 ;
刘英杰 .
环境卫生工程, 2006, (03) :21-23+27
[6]   厌氧发酵技术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的应用 [J].
李传运 ;
邵军 ;
刘强 .
环境卫生工程, 2005, (05) :51-53
[7]   混合菌种在发酵法生物产氢中的协同作用 [J].
林明 ;
任南琪 ;
王爱杰 ;
王相晶 .
环境科学, 2003, (02) :54-59
[8]   乙醇型发酵与丁酸型发酵产氢机理及能力分析 [J].
王勇 ;
任南琪 ;
孙寓姣 ;
李建政 ;
孙选文 .
太阳能学报, 2002, (03) :366-373
[9]   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中试研究 [J].
李建政 ;
任南琪 ;
林明 ;
王勇 .
太阳能学报, 2002, (02) :252-256
[10]   产酸发酵细菌产氢机理探讨 [J].
任南琪 ;
李建政 ;
林明 ;
王勇 .
太阳能学报, 2002, (01)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