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曲线效应、生产率差异与我国的汇率政策

被引:7
作者
吴开兵
曹均华
俞自由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外贸出口; 生产率; 提升速度; 物价指数; 经常项目; 价格指数; 货币贬值; 币值; 贸易品; 汇率并轨;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价;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1999.02.006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正>J曲线效应是这样的一种现象:在固定汇率下或联系汇率制下,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但必须满足修正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在开始时,货币贬值会导致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6至12个月后,经常项目才渐渐得到改善:l年半至2年,经常项目的改善才达到峰值,此后经常项目的余额会不断降低,这种现象叫“J曲线效应”.其得名原因是:在货币贬值后,经常项目余额的时序特征曲线如同英文字母“J”.货币升值的情况与贬值的刚好相反,此时出现的是反向“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和升值导致经常项目余额的时序特征参见图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力之本不在金融而在教育 [J].
高希均 .
经济学家, 1998, (06) :34-38
[2]   亚洲金融危机与我国汇率政策 [J].
俞乔 .
经济研究, 1998, (10) :43-51
[3]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J].
易纲 ;
范敏 .
经济研究, 1997, (10) :26-35
[4]  
对外贸易论[M]. 南开大学出版社[日]小岛清,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