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夏季海陆风与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城市化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苗曼倩
唐有华
不详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海陆风,热岛环流,相互作用,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1,P463.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三维中尺度模式研究长江三角洲夏季海陆风与城市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白天由于东海海风和太湖湖风环流与上海市热岛环流相互增强,最大垂直速度可达6.2cm/s;夜间则相反。由于海风(包括长江江风)与湖风的对撞,因而在上海到江阴市沿江出现一条水平辐合带。如果上海周围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大片农田被城市下垫面所取代,而使绿地覆盖率下降到15%以下,则夏季夜间地面气温可上升3℃,两个增温中心分别在苏州和嘉兴附近,并且空气比湿下降,气候将出现又干又热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城市发展对夜间海陆风环流影响的预测模拟 [J].
张雷鸣 ;
苗曼倩 ;
洪钟祥 ;
周乐义 ;
李军 .
大气科学, 1994, (03) :366-372
[2]   上海城市太阳辐射与热岛强度 [J].
周淑贞 ;
郑景春 .
地理学报, 1991, (02) :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