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被引:37
作者
马祥华
白文娟
焦菊英
焦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陕西杨凌,陕西杨凌,陕西杨凌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地; 植被恢复; 土壤含水量;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4.05.005
中图分类号
S152.75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选择了黄土高原安塞县境内的纸坊沟、县南沟、西沟、郭阳湾等不同流域,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6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对于不同地形条件的土壤含水量,阴坡>半阴坡>阳坡,坡下>坡中>坡上,并且随着坡度的增大,土壤含水量减小;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含量也不同,在选择的草地、灌木地、林地3种植被类型中,以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最高,林地最小,灌木地介于两者之间;从恢复方式看,自然恢复的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人工恢复的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低,自然+人工恢复介于两者之间。另外,对于同一种植被类型,生物量越大,土壤水分含量越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土高原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J].
黄明斌 ;
杨新民 ;
李玉山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03) :119-122
[2]   西部大开发中耕作制度的发展对策 [J].
许育彬 ;
周桂莲 .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02) :44-47
[3]   黄土丘陵小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 [J].
黄奕龙 ;
陈利顶 ;
傅伯杰 ;
黄志霖 ;
贵立德 ;
吴祥林 .
第四纪研究, 2003, (03) :334-342
[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以安塞县为例 [J].
高旺盛 ;
董孝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2-188
[5]   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性探讨 [J].
徐学选 ;
刘文兆 ;
高鹏 ;
穆兴民 .
生态环境, 2003, (01) :52-55
[6]   延安试区刺槐林地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J].
韩蕊莲 ;
侯庆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01) :74-76
[7]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分析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海春兴 ;
付金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3-58
[8]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9]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J].
何福红 ;
黄明斌 ;
党廷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4) :6-9
[10]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J].
赵世伟 ;
周印东 ;
吴金水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119-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