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基于农业部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赵晓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粮食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粮食安全; 阶层分化;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3.06.030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代表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2012年农业部公布的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进行分析发现: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有限,分布地区不均衡,多为种粮大户领办型。以种粮大户为参与主体组建的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过于追求规模经营的效益,导致其粮食增产的功能不足,且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普遍提升。土地耕种面积在30-100亩之间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群体,应该成为参办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力量。这种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能增加种粮农民的经济收入,优化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又能提高亩均粮食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添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 [J].
卢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47-67+204
[2]   论中国农村城镇化中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J].
崔朝栋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 32 (04) :35-38
[3]   大规模农地流转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基于皖南林村的考察 [J].
王德福 ;
桂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2) :13-22
[4]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 2011, (03) :70-79
[6]   安徽省种粮大户调查报告——基于怀宁县、枞阳县的调查 [J].
陈洁 ;
刘锐 ;
张建伦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4) :2-12+96
[7]   粮食价格变化的增收效应研究:1978—2004 [J].
邓大才 .
经济学家, 2009, (02) :48-53
[8]   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 [J].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李平 ;
蒂姆·汉斯达德 .
中国农村观察, 1996, (06) :17-29+63
[9]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M]. 法律出版社 , 黄宗智,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