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现象学运动中的特奥多尔·利普斯与埃德蒙德·胡塞尔——从移情心理学到同感现象学

被引:13
作者
倪梁康
机构
[1]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早期现象学运动; 利普斯; 胡塞尔; 移情心理学; 同感现象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16.52 [胡塞尔(Husserl,E.1859~1938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利普斯心理主义的批判促使后者在哲学思想上有所转变。利普斯的移情心理学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胡塞尔的同感现象学和交互主体性思考的开端。事实上,早期现象学运动中的慕尼黑学派成员最终在问题取向与研究内容上延续了利普斯的思路,但在方法上则承接了胡塞尔的思考和分析方式。慕尼黑学派的工作,在总体上可以说是将带有利普斯烙印的心理学转变成了现象学的心理学。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157 +1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逻辑研究.[M].(德) 胡塞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面向思的事情.[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
[3]  
逻辑研究.[M].[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 著;倪梁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