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被引:37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包浩生
彭补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放研究实验室,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可持续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分类;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与区域发展.[M].佘之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2]  
土地资源学概论.[M].陈百明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傅伯杰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  
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的程序和方法.[M].日本农林省农林水产技术会议事务局编;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情报研究室译;.农业出版社.1985,
[5]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M].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测绘出版社.1984,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研究 [J].
周炳中 ;
包浩生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0, (03) :218-223
[7]   中国土地资源分类原则和系统的探讨 [J].
李孝芳 .
自然资源, 1981, (02) :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