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韬”框架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中关村和硅谷为例

被引:1
作者
范如国
张鹏飞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比较研究; 政策;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0.04.007
中图分类号
F270.5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特征和我国产业集群面临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创新能力要素角度建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比较框架"韬",包括技术、吸引力和开放型支持三个方面要素。运用"韬"框架比较分析我国典型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关村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硅谷的创新能力,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产业集群普遍面临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以及资本市场缺少对创新企业战略性长期资金支持的问题。根据"韬"框架的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网络结构的中卫型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 [J].
王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23) :171-174
[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要素与构建研究 [J].
周泯非 ;
魏江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09) :9-17
[3]   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衍生效应及影响分析——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实证研究 [J].
高雪莲 .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04) :62-67
[4]   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集群演化及其治理研究 [J].
范如国 ;
许烨 .
技术经济 , 2008, (09) :76-81
[5]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张危宁 ;
朱秀梅 ;
柳青 ;
蔡莉 .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11) :57-59+88
[6]   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 [J].
辜胜阻 ;
郑凌云 ;
张昭华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8-14+45
[7]   大力营造提升中关村创新力的外部环境 [J].
黄威 .
中关村, 2006, (03) :41-42
[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研究 [J].
赵涛 ;
高永刚 .
科学管理研究, 2004, (02) :21-23+63
[9]   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 [J].
盖文启 ;
张辉 ;
吕文栋 .
中国软科学, 2004, (02) :102-108
[10]   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 [J].
朱英明 .
中国软科学, 2003, (07)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