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归责体系中认识要件的起源与嬗变

被引:4
作者
徐可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侵权; 帮助侵权; 审查义务; 《电子商务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网络侵权体系借鉴发展于狭义的著作权规则,其中对于认识要件的定义缺乏制度基础,因而引发了对"知道"与"应知"等标准的争议。这一争议进一步产生了审查义务在网络侵权领域如何适用的问题,迫使审查义务高低调整成为衡量网络侵权与平台责任规则正当性的基础。概念定义的误读和规则适用的困境皆源于间接侵权归责路径的构造缺乏体系性。新颁布的《民法典》修订了《侵权责任法》的核心表述,是规则的重构还是延续?其含义需要在规则流变的框架内进行诠释和限定。在狭义著作权规则之外,通过对帮助侵权归责路径进行考察,能够为网络侵权与平台交易中认识要件标准的正当性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私法规制 [J].
郑佳宁 .
现代法学, 2020, 42 (03) :166-179
[2]   “通知—移除”规则的应然定位与相关制度构造 [J].
周学峰 .
比较法研究, 2019, (06) :21-35
[3]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移植与变异 [J].
朱冬 .
中外法学, 2019, 31 (05) :1340-1356
[6]   社会分层视野下网络安全立法体系的构建 [J].
黎慈 .
湖北社会科学, 2019, (05) :125-131
[7]   论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J].
谢永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 (06) :41-52+124
[8]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侵权责任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J].
李永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8, (03) :139-151+208
[9]   我国虚假广告责任的演进及责任承担 [J].
杨立新 ;
韩煦 .
法律适用, 2016, (11) :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