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低效的大学课堂:学生如是说

被引:18
作者
周湘林 [1 ]
李爱民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大学课堂教学; 课堂制衡状态; 以学生为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理想的课堂均衡状态应是教师尽情教学,学生认真学习,师生交流互动。然而,现实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依据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可以看出,对于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一般都能到课并认真学习;对于效果不太理想的课堂教学,出于种种原因,学生大多也在课堂坚守。学生认为,应采取措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加大学习投入,并实行一定的学生"退出"机制,从而扭转那些不良的课堂均衡状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以学生为中心” [J].
刘献君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08) :1-6
[3]   大学生课堂问题分析及对策 [J].
杜杰 .
文教资料, 2011, (10) :222-224
[5]   大学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督导听课后的思考 [J].
周季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1 (04) :123-126
[6]   学生增权: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J].
张杰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1) :42-44
[7]   试论教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 [J].
原晋霞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07) :62-64
[8]   从控制论角度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 [J].
严敏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2) :154-156
[9]   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 [J].
陈刚 .
中国青年研究, 2005, (08) :84-88
[10]   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J].
周琦 .
当代青年研究, 2001, (03) :16-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