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21
作者
周伟林 [1 ]
郝前进 [2 ]
周吉节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政治经济学;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经历了一个频繁的调整时期,其中市营县、撒县设市、市辖区的调整、撤县(市)设区和行政级别升格构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协调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其变动的合理程度,因此行政区划的调整状况,将直接影响行政区划的效率和功效。本文以1983—2005年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对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内容及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并仔细探究了各类行政区划调整背后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扩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吕宪军 ;
王梅 .
现代城市研究, 2006, (01) :67-72
[2]   区划调整背景下的都市区内部整合研究——以杭州为例 [J].
陈眉舞 ;
张京祥 ;
赵伟 .
规划师, 2005, (05) :100-103
[3]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的跨越发展 [J].
王建华 .
规划师 , 2003, (05) :77-79
[4]   区划调整与城市产业布局规划——以杭州市为例 [J].
查志强 .
现代城市研究, 2002, (06) :45-49+52
[5]   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中国“行政区经济”的案例分析 [J].
刘君德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15-19
[6]  
我国大都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设想[J]. 顾朝林.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1999 (03)
[7]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浦善新, 2006
[8]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 中华书局 , (美)施坚雅(G.WilliamSkinner)主编, 2000
[9]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著, 1998
[10]  
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君德主编, 1996